股票名稱 | 今均價 | 漲跌 | |
---|---|---|---|
瀚亞投信 | 議價 | ||
股票類別 | 資本額 | 董事長 | 發行與否 |
投資信託業 | 4.37 | 林慧菁(Wendy Lim Hwee Ching) | 暫停發行 |
即時行情 |
供應鏈重組 印度東協冒出頭 |
---|
2024/05/13 上一則 下一則 |
最新調查顯示,在美、中關係惡化之際,全球企業的領袖日益將印度和東南亞視為供應鏈的替代選項,在未來十年這兩大地區的重要性有望超越德國、日本等製造大國。 日經新聞報導,這份調查由瀚亞投資委託會計事務所PwC編製,在去年12月至今年1月訪問了北美、歐洲、及亞洲企業的150名高階主管,結果顯示,在未來十年內,印度有望成為第三重要的供應鏈環節,名次前進一位,而東南亞地區也從第六名上升至第五名。 相較下,德國、日本則分別下降到第四名與第六名,名次皆下滑一位。調查指出:「電子製造業再平衡的最大受益者是東南亞,印度則受惠於電子製造、製藥和醫療器材產業的發展。」 不過調查也顯示,這些企業高層在未來幾年並不打算與美國和中國大陸脫鉤。在美、中貿易衝突加劇,大陸景氣也降溫之際,從中國大陸這個亞洲最大市場「脫險」的討論不斷,但受訪者說,這兩大強權仍至關緊要,近期內未有加強聚焦美、中,或降低其重要性的計畫。 根據這份調查,美、中關係降溫,已是供應鏈再平衡的驅動力之一,「然而,我們的全球調查指出,企業領導人仍認為,大陸將在全球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。」 為強化韌性並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,企業正找尋替代的供應鏈選項,東協十國與印度將蒙受其惠。調查顯示,47%的企業領袖說,強化供應鏈韌性為重要優先事項,75%認為,供應鏈再平衡的成本,低於不再平衡可能帶來的潛在獲利風險。 受訪者預估,若供應鏈未能再平衡,未來十年內19%~24%的獲利恐面臨風險,視產業而定。此外,29%的受訪者表示,再平衡將提供從降低成本獲益的機會。 PwC新加坡合夥人瑟卡表示:「商界領袖顯然優先考慮重新平衡供應鏈、並強化自家企業對抗外部壓力的韌性。關鍵市場可藉此吸引投資、擴大參與全球價值鏈,這帶來大量的成長機會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