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部近年已促成華德、成運及鴻華等車廠在臺投資擴廠,並創造當地就業機會;華德投資30億於臺中港建立新廠,打造整車及底盤三電智慧化工廠,由電池組裝與測試開始、車身骨架合裝、焊接、噴塗、烤漆採自動化機械手臂完成,自動化程度達九成,並搭載自行開發的車輛電能管理與漏電偵測控制系統,提升整車生產效能及品質,臺中港新廠已於2023年投產,並成立車輛營運戰情室,掌握車輛實際運行狀況提供業者即時服務,提升妥善率及業者信賴度,曾獲前總統蔡英文讚揚為創新服務的標竿企業。
成運汽車2023年投資25億元於中科二林園區建立電動大客車園區,投入整車、電池模組╱電池箱及三電系統整合開發製造,預計2025年底完工;鴻華先進2024年投資10.6億元於高雄橋頭建立新廠,預計2025年完工。
未來國內電動大客車年產量最高上看4,700輛,除可滿足國內市場,更可藉此基礎放眼國際;華德透過日本住友商事投資入股積極推動日本市場,已將三電系統外銷至日本九州西鐵集團,今年將在九州地區投入60輛電動公車落地運行,並展開大東京地區合作,華德亦與美國OPTIMAL公司簽約,將在美國建立電動大客車廠。成運則與日本兩備(Ryobi)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,預計2025年外銷電動大客車作為機場接駁與2025大阪萬國博覽會接駁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