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股票名稱 | |||
|---|---|---|---|
| 台灣銀行 | 議價 | ||
| 股票類別 | 資本額 | 董事長 | 發行與否 |
| 0 |
|
|
||
| 即時行情 |
| 發行台版穩定幣 公股銀備戰 |
|---|
| 2025/11/13 上一則 下一則 |
|
穩定幣浪潮來勢洶洶,主管機關表明若要推新台幣穩定幣,將由金融機構擔任發行機關。多家公股銀行已陸續展開內部評估,加入銀行公會「穩定幣監理法制研議小組」,主要就監理架構及潛在金融影響進行研議。至於是否爭取成為發行機構,公股銀主管強調,法規明確性為首要考量的關鍵,與流通性並列為考量因素。 公股銀主管透露,穩定幣發行機構的資格,銀行公會穩定幣監理小組持續討論中,仍存在金融機構兼營、設立獨立子公司專責經營兩種方式,在法遵責任、資安控管、業務彈性及資本配置等面向,因發行主體不同各有差異,仍需待主管機關進一步釐清規範細節。 待規範趨於明確後,再衡酌是否或者以何種角色成為穩定幣發行機構。 臺灣銀行指出,穩定幣是全球金融科技發展重要的一環,已參與銀行公會的穩定幣監理小組。該行強調,是否成為發行機構,法規的明確性是首要的前提,金管會已預告將建立穩定幣的監管框架,將密切遵循主管機關指引,在法規完備的基礎上,審慎評估所有能提升客戶服務與金融效率的可能性。 第一銀行表示,穩定幣以1比1比率持有現金及其他高流動性資產作為儲備,並須符合法令遵循、洗錢防制及資金流向控管等相關規範,考量目前台灣信用卡及電子支付等工具已相當普及,穩定幣於市場發行初期可運行的場域有限,故目前尚無自行發行穩定幣規劃,未來將持續進行相關議題研究與準備,適時研議相關業務的可行性。 金管會7月委託銀行公會聯合各會員機構成立穩定幣監理小組,研擬穩定幣子法框架,做為母法「虛擬資產服務法」中關於穩定幣發行、贖回及保管等細部管理辦法的補充。 據了解,目前有加入小組的銀行已持續參與相關法制研議與實務討論,並配合金研院所開設「虛擬資產解析系列課程」,安排各業務單位受訓初步了解虛擬資產法規與相關業務發展可能,進行初步可行性分析與業務實作場景研究。 <摘錄工商-◎網◎小編整理、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> |